在岁月的过往中,有些味道,如同记忆的坐标,引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那温暖的源头。对无数在外的红土游子们来说,那一个香软可口的阳麦粑粑,便是这样的存在。
南华县红土坡属于南华县典型的山区乡镇,阳麦种植广泛,在礼社江万道清泉的滋润下,每年的三月份,礼社江畔一株株饱满的麦穗,是大自然给红土坡人民最好的馈赠。阳麦—小麦中未经培育改良的品种,种植海拔在1400—1800米之间,生长周期比其他小麦长一个多月,每亩产量约两百公斤,麦粒半硬质、皮薄、含杂少、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甜度高,颜色呈黄黑色,无公害种植要求极高。
成熟待收割的阳麦
想象一下,在红土坡交错纵横的田野里,随着风翻腾出一阵阵金色的麦浪,农人们挥舞着镰刀,辛勤劳作,麦田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当沉甸甸的麦穗变成雪白的面粉,再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手艺,保留季节之味,做成一个个口感好、易储藏、易携带的阳麦粑粑,饭桌上,它仿佛是舞台上的主角,静静地散发着它的魅力。这是一个普通的粑粑,它的故事,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传递出家乡的温暖与爱。
阳麦粑粑的制作是一个简单但十分细致的过程。必须提前将阳麦在阳光下进行暴晒,再淘洗,再暴晒,这样反复操作,以增加阳麦的柔韧,待阳麦晒到脱水三分之二时再进行磨面,此时磨出来的面粉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湿度适中,为制作阳麦粑粑的上乘原料。
晾晒阳麦
位于红土坡镇街道上的老本阳麦粑粑店,每天要做上千个阳麦粑粑,暴晒、淘洗、晾晒、磨面、和面、发酵、炕烤……一道道制作工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先萍而言早已炉火纯青。她说,“做阳麦粑粑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和面发酵,必须选用刚磨好的阳麦面,加上面酵和老本苏打水,静置发酵8—10个小时,时间一到刻不容缓,将发酵好的面做成6公分厚的面饼炕烤8分钟,一道美味就悄然形成。”炕好的阳麦粑粑外皮焦黄、内里松软适度,一口下去柔韧有嚼劲,麦子的清香在唇齿间久久回旋,配上一坨豆腐乳,香辣与清香的撞击,更是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味蕾,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刚烘烤出锅的阳麦粑粑
“罗姐,麻烦你明天帮我准备30个阳麦粑粑,先放凉,便于带走,后天白露节了,我们‘候鸟’派出所要进驻哀牢山巡山护鸟,麻烦你从班车上带进来给我们一下。”南华县公安局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所长张跃平电话预订。每年9月入驻,次年2月撤离,民警“背着”派出所去守山,临行前,他们都会提前预订好进山的干粮。不通物资、不通水电、不通电话,盖着发霉的被子睡半月,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除了自热食品、泡面外,红土坡阳麦粑粑成了日常巡山护鸟的常备干粮。
天刚蒙蒙亮,红土坡镇山尾村委会副主任郭荣富已经站在红土坡镇老本阳麦粑粑店门口,罗先萍将50个刚出炉的阳麦粑粑搬到车上,郭荣富就一刻也不耽搁地往山尾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地赶去,因为基地里已经有30余名党员、生态护林员、保洁员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劳作。“阳麦粑粑好吃、易存放,而且是本地种出的阳麦卖到他家加工出来的,绿色健康,老百姓吃着也放心,就着腐乳、咸菜,是下地干活吃早点、晌午的不二之选。”郭荣富说。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阳麦粑粑不仅成为群众收种时节补充体力的口粮,也是在外游子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罗先萍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预定粑粑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老板,我订10个”“明天种地,我订20个”“小罗,周末我要去昆明看我闺女,给我留10个粑粑”……
除了上门购买之外,每天上午8点,红土坡发往南华县城的班车准时停在红土坡镇老本阳麦粑粑店门口,罗先萍娴熟地将装有阳麦粑粑的几大箱保鲜盒搬上班车,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中午准时出现在县城的餐桌上,喜庆欢聚的日子,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阳麦粑粑,圆圆满满、团团圆圆随之而来……
家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图上的坐标,也是礼社江畔火红的凤凰花,更是那一个个香气四溢的阳麦粑粑,它不仅仅是牵动外出游子们心的味道,更是对传统手工美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用匠心独运的手艺,让我们穿过历史、穿过距离,品尝到独有的家乡味。
(通讯员 王永先)
文章推荐: